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时值五四

半支莲的学习园地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 
 

消失中的书信【原创】  

2017-10-15 23:05:36|  分类: 我是知青-脚印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2017.10.15.(日) 丁酉年八月二十六  20-24℃ 雨 东北风 湿度42-97 %  AQI13优

 

    收到杨维哲老师的信,是教师节前我给他去信的回复。两封信都是好几张纸,因为杨老师已经九十高龄,我俩都需要把字写得很大。两封信都用快递来寄送,因为相隔千里的两地,住处附近的邮政代办所都撤掉了,连邮筒都没留下一个,远一点的营业部也不知在哪里,寄一封平信成为难事。

这事倒也算正常。随着科技的发展,尤其互联网走近、走进我们的生活,电话,电子邮件,短信,微博,微信,没几年功夫,人们之间的联系大多已经不再需要提笔写信,而且比书信方便快捷了不知道多少。加上其他邮政业务的日益减少,整个邮局系统都瘦身了。

多年前,每逢新年春节,给家族中长辈、给弟弟妹妹、给老师同学写信寄贺年卡是一件很重要的事。后来学了电脑,年龄相仿的人陆续都在电脑上拜年了,有几年我还拿自己拍的照片学着用photoshop做贺卡发送给大家,方便好玩又环保。后来有了微信有了群,男女老少天南海北一网搭进,逢年过节在群里互相祝福,各种团拜,好不热闹,真真是天涯若比邻。

但有几位老人家没有用微信,所以一直与他们电话和书信联系,有的耳背了,电话也不方便,一定是要写信去拜年的。

大概是因为写信寄信几十年习惯了吧,我还是挺喜欢纸质书信。喜欢书写邮寄接收过程的那种正式、规范、仪式感,喜欢每一封不同字迹不同语气不同内容的书信的真实、独特、亲切感。

想起小时候,爸爸教我写信的格式、用语,信纸的折叠方法,信封的书写规范;想起久病卧床的妈妈枕边整整齐齐摆放的那盒弟弟妹妹们的来信;想起我们姐弟四人每月各自给爷爷写一封信,爷爷几乎每信必复;想起女儿离家读书时,长途电话费非常贵,夜里想家在被窝里一封封读家信,我想家时有很多信,拿出来读好像看到爸爸妈妈,她们想家就只有想家”……。这些回忆,不仅仅关于书信,更是记录着我的一个个生活节点啊。

如今,不论书信曾经与我们的生活有过多么密切的联系,它已经从我们生活中渐渐消失。风吹枯叶,未必凄凉。收藏起那些关于书信的记忆,打起精神适应新的世界,与时俱进是我们正确的选择。而且,习惯写信的人,不论使用短信还是微博、微信,还都会讲究个斟字酌句,标点正确,不写错别字。好习惯要坚持。

消失中的书信【原创】 - 半支莲 -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21)| 评论(4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