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时值五四

半支莲的学习园地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 
 

我的三位语文老师(一)  

2007-09-07 16:40:20|  分类: 我是知青-脚印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2007.09.07.(五) 丁亥七月二十六  阴

 

1958年9月,我开始上学。虽然以后读书生涯有限,却也接触过不少老师。其中,有三位语文老师给我印象最深。

        第一位,是青岛纺机厂子弟小学的杨维哲老师,和我父母相仿的年纪,山东人,高大、严厉。五年级的时候开始教我们语文,一直到小学毕业。那时候上语文课流行让学生抄中心思想、段落大意之类的东西,杨老师不给我们写在黑板上的现成答案,叫我们自己想。他总让同学们各自大声反复朗读课文,边读边想,然后讨论。读出问题举手问他,不准问同学,免得互相干扰,谁提问多、提的问题质量高他表扬谁。有时

我的三位语文老师(一) - 半支莲 -

 他先提出问题,再让我们带着问题朗读,最后讨论、总结。就这样,我们乱哄哄地读了两年,已经不会拖腔拖调地齐声念课文,却学会了欣赏与思考。进入中学后,我的不少同学在新班级中朗诵能力突出,或者成为所在班级最活跃最爱举手发言的学生。这就是乱读的好处吧。或许更重要的是,这种在当时颇显另类的读书方法,是给我们做了勤于思考、敢于质疑、保持个性的启蒙。

        杨老师认为写好作文从观察开始。记得他给我们布置过的作业有春寻萌芽,夏迎日出,秋赏菊花多姿,冬辨冰雪奇形。光观察还不够,还要勤写,特别是坚持写日记。杨老师鼓励我们多读课外书,好书好文章要求反复地读。他常把各种书籍中的故事或章节读给我们听,帮我们买《儿童文学》杂志,还组织交流读后感。那时,在父母的支持下我已经很喜欢读书读报,老师一鼓励更是孜孜不倦,还经常和同学们换书看(那时大家的书都很少)。《林海雪原》、《说岳全传》、《西游记》、《福尔摩斯探案》、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等“大人书”都是那时读的,把《三国演义》也硬着头皮糊里糊涂地看完了第一遍,那段时间的这些训练,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,也给我这一生培养了喜爱阅读、坚持日记的习惯。

        每天午休时间写一张大楷,不用圆珠笔而用蘸水钢笔,在自己用白纸缝的没有格子的本子上写语文作业,这些都是杨老师提倡的。几十年过去了,老师的苦心相信我的每一位同学都受益匪浅。当时,我虽觉得杨老师太严厉,写大楷很枯燥,蘸水钢笔很麻烦,但对活泼生动的语文课有了极大的兴趣。而若干年以后,我听说了一句名人名言: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”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合成图片素材取自网上)   

       相关链接:

       1、我的三位语文老师(二)       http://b.zh.l.blog.163.com/blog/static/1173187720078785318680 

       2、我的三位语文老师(三)       http://b.zh.l.blog.163.com/blog/static/117318772007879721375  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716)| 评论(18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